您的位置: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 >> 新闻 >> 青媒人物

提升认知,拓展连接

发布时间:2020-10-16 15:42 来源: 作者:刘晗

    【沈阳,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副会长,主要研究方向:大数据、新媒体、网络舆论。

    发表论文一百多篇,获得软件著作权和专利数十项,设计的大数据平台用户超百万,每日数据过亿条。发布的大数据报告是很多机构的重要参考,连续多年在政府机关、互联网公司、高校等开展报告、演讲或培训。

    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沈阳教授及其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,积极贡献力量。

    1月28日,沈阳教授发起“雷火研究志愿者计划”,招募志愿者进行防疫工作中的媒体报道及网络谣言分析。考虑到网上出现大量的患者求助信息,团队设立“雷火救援队”,通过网络收集求助信息并电话核实,及时向有关方面报送情况,帮助求助者改善困境,到3月中旬累计向相关部门报送精准求助信息2600余条。此外,团队还研发推广了大数据实用工具,包括同程查询、谣言分析、医疗物资查询等。2月17日,雷火志愿者团队正式加入“北京网络志愿服务总队”。从1月30号起,雷火志愿者们开始汇总疫情期间的舆论内容,形成报告《疫情舆论汇编㊣雷火明书》并在网上分享,免费提供给各界查阅,《雷火明书》中内容广泛,涉及政务、学术、企业、民生等。近两个月的时间内,雷火志愿队共召集近2000人,直到3月14日,国内本土疫情防控形势相对平缓,雷火志愿队才宣布停工,完成其历史使命。】

    3月底,本刊编辑对沈阳教授进行了一次电话采访。

    1.在疫情期间,您发起雷火志愿者计划的初衷是什么?

    大概是三方面的考虑:一,这是一个历史大事件,我们做研究的不能缺位,要参与进去。二,我在湖北生活了20多年,父老乡亲遇难了,应该要做点力所能及的事。三,希望去尝试一种新的组织体验,对我也是一个挑战,是探索新的研究范式的一个契机。

    2.1月30号起,志愿者们就开始汇总整理信息并发布《雷火明书》了,每日十万字,两百多页的内容产出。如此高效的团队合作力和行动力让人赞叹,请问团队日常的工作沟通方式是什么?在疫情期间工作方式又有哪些变化?志愿者里有很多年轻人,您对此有何突出感受?

    一般约定每天上午11点在线开会,参会人员在几十到几百之间浮动。不过参会不是硬性要求,团队各个小组还会自己再组织交流互动。我们团队线上开会的经验已有两年了,在疫情期间线上沟通更加熟练。志愿者里很多年轻人,给我的感觉是很有蓬勃活力,也有责任感,学习力和自我驱动力也很强。

    3.对于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国内舆论样态,您有什么看法?

    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措施持续取得成效,疫情快速得到抑制,此过程中,媒体发挥着独特作用,呈现出一些新特征。

    一、信息漩涡现象突出,央媒权威作用凸显。二、平台媒体主流量渠道特色更加明显,平台媒体共存成为常态。三、应急状态下信息获取需求井喷,带来了普遍的流量增长。四、传媒资源力量的互补式联动,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知情权应放在第一位。五、以网络舆论为高速迭代的重要反馈面,力争防控措施有所好转。六、人文关怀,“低级红”“高级黑”以及反思现象。

    4.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,您觉得未来社会发展可能会有哪些变化?

    世界范围内,停航、拦截、隔离使人类仿佛回到“城堡时代”,世界范围内的产业重组再所难免。在各个国家内部,非接触式产业获得极大的刺激动力。非接触式生活本质上是机器智能对人能力的延展,是一种未来趋势,人工智能的替代可能会导致一些失业现象。我们现在的平均上网时间达到了8个小时左右,待在虚拟世界里的时间可能多于真实世界,疫情推动着人们的“虚拟化生存”。疫情让一些未来提前到来了,这增加了许多风险,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机遇,我们需要提前做好观念调整和策略准备。

    5.当前,大数据已经可以分析很多层面的内容了,社会心态情绪、个人偏好、消费趋势……您之前也发表过观点“大数据的本质是洞察力”,我们利用大数据来洞察社会,大数据同时也在洞察我们,作为普通个体,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处理呢,您有哪些建议?

    首先,因为互联网平台的云端记忆和跨平台分析能力远超人的记忆力,个人认知的提升慢于平台,个体对平台来说,是弱势群体。我们要对数据保持敏感,尽量避免自己隐私的泄漏。而且新情况的不断出现,对每个人的学习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。其次,我们需要做一些隔离,把公有的和私有的一些联系方式分开,比如说准备两个手机号,一个专门工作用,一个专门私人用,工作的邮箱号等不要和私生活绑定,因为绑定之后要查各种线索是很容易的。此外,我们要加强对科技产品的了解,比如手机有很多信息收集方面的设置,很多人对这方面不在意,缺少对互联网文明的研究。大数据隐私方面正规的教育还是缺失的,这是我们未来要加强的。

    6.短视频如火如荼的今天,已经是数据分析不可忽视的素材了,但视频分析需要更高的算力,也要耗费大量人力、时间。视频本身的特色也使分析更复杂,那么视频时代舆情的分析会更难吗?

    视频一秒钟有很多副画面,每一副画面还要单独去解析,这对计算机的算力要求更高。对文本的分析,很多人和小企业都能做到,但对于视频的分析,则会显得无能为力。对视频分析的能力是集中在少数人和机构手里的,从这个角度说,未来的数据洞察能力有可能会向寡头聚集。比如物联网的数据,一般的公司没办法获得,但有的公司具备这种能力。平台的数据能力确实在是在加速发展的,不仅仅是在算力方面还有算法模型、数据的形式方面,它都在更加复杂,这个是我们今天面临的非常大的挑战,

    7.您今年的工作重点方向是什么呢?对未来工作有哪些展望和期待?

    计划重点方向会是国际化研究,产业化研究、乡村乡土化研究。我做研究有一个根本的逻辑,虽然表面上研究对象有变化,但本质上是用数据来分析模型,计算。万变不离其宗,只需思考如何用数据把这个东西分析得更有意义,更好玩。当思路往这方面走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有价值的点。

    8.您平时获得各类不同信息的渠道都有哪些?

    朋友圈是一条比较重要的渠道,通过自己的不断优化调整已经是比较优质的信息来源了。通常如果一个人的朋友圈10条里没1条有价值的,可能就不看他的朋友圈了。我曾总结过自己的阅读习惯,每天把全球各方观点花一个多小时看一遍,谓之大读。然后再针对某些细节或者专业文章仔细看看,谓之细读。为了验证我的想法或解决疑惑,会进行一些递进式搜索化阅读,谓之研读。第四是为了调整情绪,也会看些轻松的内容,谓之趣读。相应的内容也会有不同的渠道,有的是专业网站、外文网站,有的是抖音快手。

    9.作为专业领域的佼佼者,您可以高密度地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,那么您在时间管理这方面都有哪些心得?

    尽量减少线下无效时间,减少各种耽误时间的事务。管理好网络连接,尽量优化自己的各种活动。把时间用在刀刃上,获取高价值的信息,尽量发挥团队的作用,减少自己低效时间消耗。

    本质上只想两件事:一、怎样提升认知 二、怎样拓展连接。这是我的一个思考方式。

    时间管理上,不看电视剧,太耗时间,但会看电影,一年平均40部。在研究上,投入时间比较多,每天会在13个小时以上。不过我不把它当作很累的事。可能很多人看新闻,看了就看了,但我会跟进分析研究,这条新闻怎么来的,背后的情况是什么样。我觉得自己现在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,希望在未来能做得更好一些,目前还没有达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状态。

【编辑:张欣悦】